英吉沙:种养循环 铺就群众致富路
畜牧168 —— 畜牧溯源网
image

英吉沙:种养循环 铺就群众致富路

关键词:【种养循环【畜牧资讯】 2025-03-06

新疆英吉沙县推行“田种粮—草养畜—粪还田”种养循环模式,因地制宜构建“畜肥饲”产业链,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有机融合、良性互动,助力群众增产增收。

在托普鲁克乡穆孜鲁克村村民哈帕尔·艾力家的养殖场,三座精心划分的养殖棚圈映入眼帘,西门塔尔牛膘肥体壮;羊圈里,羊群正悠闲吃草。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牛羊叫声,村民哈帕尔·艾力正在添草、喂料、清扫圈舍……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。

哈帕尔·艾力说:“我家有40头西门塔尔牛、60只羊,今年开始陆续出栏,市场上很受欢迎。”

乡干部和技术员到哈帕尔·艾力家了解养殖情况 (张素玮 摄)

2007年,哈帕尔·艾力购入了5头牛,开始了小规模的传统散养。2016年,他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对高品质牛羊的需求,果断引进了生长迅速、肉质上乘的西门塔尔牛,并购买了十余只羊。在“县乡村”三级畜牧技术员全方位的养殖技术指导帮助下,哈帕尔·艾力养殖经验逐步丰富,养殖事业稳定发展。

哈帕尔·艾力说:“在技术员的帮助下,我一步步摸索出了养殖技巧,家里的牛羊数量也越来越多。”

托普鲁克乡畜牧兽医站站长艾尼吾·舒尔说:“我们一直关注他家牛羊的发展,定期派技术人员来进行指导,从动物疫病防控到饲料配比,各个环节都提供专业建议。”

技术员检查牛的生长情况 (张素玮 摄)

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,哈帕尔·艾力意识到传统养殖模式的局限性,开始探索“种养循环”的生态养殖模式。2020年,他租赁了60亩土地种植小麦,将麦草作为牛羊的饲料,同时,牛羊粪便经过处理后成为农田的优质肥料,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生态循环。

这一转变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,提高了经济效益,还使哈帕尔·艾力的养殖场成为周边村民获取优质农家肥的热门地点。经过自然发酵的牛羊粪便,对改善土壤结构、提升作物产量效果显著。哈帕尔?艾力慷慨地将这份“绿色财富”分享给乡亲们,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哈帕尔·艾力说:“除了卖牛羊,还有其他农户来我家收农家肥,仅这一项一年就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。”

村民哈帕尔·艾力家的养殖场 (张素玮 摄)

种植为起点、秸秆变饲料、粪污变资源,托普鲁克乡大力推行生态循环产业链,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“双丰收”。截至目前,托普鲁克乡共有12个养殖合作社、260余户养殖大户,存栏牛5700余头、羊26000余只,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质效得到逐步提升。

托普鲁克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鲁延山表示,乡政府将加大对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拓展销售渠道,打造养殖全产业链,推动全乡养殖产业朝着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现代化方向发展,让养殖业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,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。(张素玮 外力)


畜牧168——畜牧溯源网
使用帮助
首页
买卖
供求
我的
全国性畜牧业溯源专业服务平台,
畜牧业牛羊肉、牛羊家畜在线交易市场。
畜牧业信息发布及查询平台、畜牧业信息门户网站

0.055560s